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圖說:佛光山南台別院10月15日舉辦「2020安樂富有-自覺與超越佛學講座」,禮請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祕書長覺培法師主講「普賢菩薩人間行」。 人間社記者蕭宇男攝
圖說:覺培法師善巧譬喻用現代語言來詮釋普賢十大願的意涵與實踐方法,啟發大眾深入了解人間佛教以人為本的「超越」思想,及如何落實佛法真理實踐體現的生活修行。 人間社記者蕭宇男攝
圖說:覺培法師以「回小向大」說明,願將聽聞佛法之功德回向與會大眾的歷代祖先,普願大眾皆在佛道上永不退轉。更為今日講座做了最佳的圓滿結語。 人間社記者蕭宇男攝
圖說:秘書長以「法界緣起」及「事事無礙法界」的思想,闡述華嚴經的思想特色,更勉勵大家要珍惜當下每個善緣。 人間社記者蕭宇男攝
圖說: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祕書長覺培法師主講「普賢菩薩人間行」,與會嘉賓、信眾近600人同霑法益。
人間社記者蕭宇男攝自覺與超越佛學講座 普賢菩薩人間行
2020-10-17
佛光山南台別院10月15日舉辦「2020安樂富有-自覺與超越佛學講座」,禮請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祕書長覺培法師主講「普賢菩薩人間行」。覺培法師善巧譬喻用現代語言來詮釋普賢十大願的意涵與實踐方法,啟發大眾深入了解人間佛教以人為本的「超越」思想,及如何落實佛法真理實踐體現的生活修行。與會嘉賓、信眾近600人同霑法益。
首先,祕書長以「法界緣起」及「事事無礙法界」的思想,闡述華嚴經的思想特色。並舉例說明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」的道理。一張桌子看似一,背後卻隱藏一切從原料到成品產生的所有因緣;一場佛學講座不只現場聆聽的人受益,會後與家人分享法喜,傳遞善美觀念,還能延伸至無數家庭的美好因緣,牽動未來許多親近善知識的緣,甚至人與人的交往、微笑點頭也都能擁有無限美好的因緣。更勉勵大家要珍惜當下每個善緣。
接著說明,「人格的尊重」是十大願中「禮敬諸佛」的現代意義。覺培法師表示,人人皆有佛性,每個人都是一尊佛,值得禮敬,不宜輕視,同時要落實人權及生權平等的尊重。透過合掌恭敬來折服我慢,並以誠心誠意拜出自我心中的佛與智慧,就是禮佛的意義及功德。
「好話一句三冬暖,惡語傷人六月寒」,師父說明了讚美語言的重要性。語言可以提拔一個人,也可以讓人一無是處,適時地具體讚美別人,能讓人生起歡喜。所以,「語言的讚美」是「稱讚如來」最好的現代詮釋。
「廣修供養」就是「結緣的實踐」。法師說,供養從念頭升起剎那時就產生,這就是供養的真義。提及實踐方式,舉例說明,承擔佛光會會長可以廣結善緣,傳遞佛法,接引更多人來學佛聽經聞法。佛光會「宣講員」的宣說,即是最上乘的法供養,能讓法音宣揚流布。談到「懺悔業障」,法師說,就是指「行為的改進」,在生活上的反省功夫。「人不怕犯錯,只怕不改過」,真誠知錯、認錯,再加上行為改變,一念之間就能轉變人生,獲得幸福快樂。
「隨喜功德」是「心意的淨化」。可以對治我慢、嫉妒的習氣,隨喜的好處是轉染為淨,廣結善緣,擴大人生,安樂富有。覺培法師鼓勵大眾常回道場與佛接心,讓每個「起心動念」都保持善念及正能量,創造安樂和諧的家庭。
「弘揚佛法傳播真理」即是「請轉法輪」的意涵,現代佛教徒透過支持佛教文化,推動教育,乃至《人間福報》的推展與閱讀,都是轉動「法輪」的實踐方法。「聖賢的禮遇」象徵著「請佛住世」的普賢大願。遵守僧團清規,承擔我是佛,並且憶念正法及親近善知識,及提供助緣等,都是其實踐之道。
現代人對「智者的追隨」是展現「常隨佛學」的普賢大願。法師勉勵大眾追隨學習應有的態度,是要慎選明師,「邪信不如不信」,一定要尋找正信的道場,並且經常回到法身慧命之家充電,追隨智者。向人間佛陀學習「慈悲、精進、認錯、平等、和平」,及向古今善知識學習「高僧的弘化風範」。
「恆順眾生」就是對「民意的重視」。要傾聽眾生需要,可以善用音樂、素食、體育等善巧方便來引導眾生。舉例:佛光山菲律賓光明大學《佛陀傳》音樂劇、巴西如來之子足球隊等。星雲大師讓每個人發揮所長,給其方便,接引學佛,同時展現了慈悲與智慧。「普皆回向」俱足「功德的圓滿」的意義。覺培法師以「回小向大」說明,願將聽聞佛法之功德回向與會大眾的歷代祖先,普願大眾皆在佛道上永不退轉。更為今日講座做了最佳的圓滿結語。
首先,祕書長以「法界緣起」及「事事無礙法界」的思想,闡述華嚴經的思想特色。並舉例說明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」的道理。一張桌子看似一,背後卻隱藏一切從原料到成品產生的所有因緣;一場佛學講座不只現場聆聽的人受益,會後與家人分享法喜,傳遞善美觀念,還能延伸至無數家庭的美好因緣,牽動未來許多親近善知識的緣,甚至人與人的交往、微笑點頭也都能擁有無限美好的因緣。更勉勵大家要珍惜當下每個善緣。
接著說明,「人格的尊重」是十大願中「禮敬諸佛」的現代意義。覺培法師表示,人人皆有佛性,每個人都是一尊佛,值得禮敬,不宜輕視,同時要落實人權及生權平等的尊重。透過合掌恭敬來折服我慢,並以誠心誠意拜出自我心中的佛與智慧,就是禮佛的意義及功德。
「好話一句三冬暖,惡語傷人六月寒」,師父說明了讚美語言的重要性。語言可以提拔一個人,也可以讓人一無是處,適時地具體讚美別人,能讓人生起歡喜。所以,「語言的讚美」是「稱讚如來」最好的現代詮釋。
「廣修供養」就是「結緣的實踐」。法師說,供養從念頭升起剎那時就產生,這就是供養的真義。提及實踐方式,舉例說明,承擔佛光會會長可以廣結善緣,傳遞佛法,接引更多人來學佛聽經聞法。佛光會「宣講員」的宣說,即是最上乘的法供養,能讓法音宣揚流布。談到「懺悔業障」,法師說,就是指「行為的改進」,在生活上的反省功夫。「人不怕犯錯,只怕不改過」,真誠知錯、認錯,再加上行為改變,一念之間就能轉變人生,獲得幸福快樂。
「隨喜功德」是「心意的淨化」。可以對治我慢、嫉妒的習氣,隨喜的好處是轉染為淨,廣結善緣,擴大人生,安樂富有。覺培法師鼓勵大眾常回道場與佛接心,讓每個「起心動念」都保持善念及正能量,創造安樂和諧的家庭。
「弘揚佛法傳播真理」即是「請轉法輪」的意涵,現代佛教徒透過支持佛教文化,推動教育,乃至《人間福報》的推展與閱讀,都是轉動「法輪」的實踐方法。「聖賢的禮遇」象徵著「請佛住世」的普賢大願。遵守僧團清規,承擔我是佛,並且憶念正法及親近善知識,及提供助緣等,都是其實踐之道。
現代人對「智者的追隨」是展現「常隨佛學」的普賢大願。法師勉勵大眾追隨學習應有的態度,是要慎選明師,「邪信不如不信」,一定要尋找正信的道場,並且經常回到法身慧命之家充電,追隨智者。向人間佛陀學習「慈悲、精進、認錯、平等、和平」,及向古今善知識學習「高僧的弘化風範」。
「恆順眾生」就是對「民意的重視」。要傾聽眾生需要,可以善用音樂、素食、體育等善巧方便來引導眾生。舉例:佛光山菲律賓光明大學《佛陀傳》音樂劇、巴西如來之子足球隊等。星雲大師讓每個人發揮所長,給其方便,接引學佛,同時展現了慈悲與智慧。「普皆回向」俱足「功德的圓滿」的意義。覺培法師以「回小向大」說明,願將聽聞佛法之功德回向與會大眾的歷代祖先,普願大眾皆在佛道上永不退轉。更為今日講座做了最佳的圓滿結語。
最新消息
堅持理想一路到底 普中校友楊世均的世界麵包冠軍之路
2025-10-24光明大學師生以藝術詮釋生命 以舞蹈傳遞善與美的精神
2025-10-24紐西蘭北島攜手校園VEGRUN 450師生跑步推動綠色公益 We Got It
2025-10-24全球拯救飢餓兒童計畫 達拉斯協會響應
2025-10-24紐西蘭南島協會贈敦煌展特刊 予敦煌研究院
2025-10-24艾姆赫斯特醫院心靈關懷週 紐約道場受邀共祈安康
2025-10-24普中原音社原住民語歌謠比賽第一名 唱歌不只是唱歌
2025-10-24紐約大男童軍清掃公園 用行動愛地
2025-10-24高市姑山國小校園講座 從人我看情緒管理
2025-10-24雲水書車展翅佳里國小 大手牽小手共讀傳書香
2025-10-24
相
關
消
息







